一个真实的“翻车”案例 2023年,某知名科技公司的一项AI图像识别专利申请在进入美国时遭遇了“滑铁卢”。这个在中国顺利获得授权的专利,在美国却被审查员一口气提出了三项拒绝理由:

❌ 功能性限定问题:“所述图像识别模块”被认定为不明确的功能性限定

❌ 专利客体问题: 被质疑为“抽象概念”,不符合§101要求

❌ 结构不明确: 无法在说明书中找到对应的具体实现结构

这个案例并非个例。 据不完全统计,超过60%的中国软件专利在进入美国时都会遭遇类似问题。

为什么“中式”软件专利在美国频频碰壁? 核心问题:撰写思路的根本差异

中国专利实务中的常见写法: 一种用于图像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处理图像;- 特征提取模块,用于提取图像特征;-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图像内容。

美国审查员的解读: · P “模块”= 功能性限定元素(需要§112(f)解释) · P 纯软件概念 = 可能不符合专利客体要求 · P 缺乏具体结构 = 权利要求不明确

实务操作中的核心挑战 挑战一:功能性限定的“陷阱” 法律依据: 35 USC § 112(f)规定,功能性限定的权利要求范围严格限制为说明书中描述的结构及其等同物。

实务表现: · 审查员质疑:“请指明说明书中哪部分描述了‘图像获取模块’的具体实现” · 申请人困惑:“我们的说明书中没有详细的硬件描述” · 结果:权利要求被解释为功能性限定,保护范围大幅缩小

典型审查意见: “The limitation ‘image processing module’ is interpreted as a means-plus-function limitation under 35 U.S.C. 112(f). Please identify the corresponding structure in the specification.”

挑战二:专利客体的“雷区” 法律依据: 35 USC § 101要求发明属于process、machine、manufacture或composition of matter之一。

常见问题: · “模块”、“单元”被视为抽象的软件概念 · 缺乏与具体硬件的结合 · 容易被归类为不可专利的“抽象概念”

破解之道:从撰写到答复的全流程应对 撰写阶段:预防胜于治疗 ✅ 推荐写法示例 优化前(容易被拒): 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处理图像- 处理模块,用于处理图像数据

优化后(更易通过): 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以: - 通过图像传感器接口获取待处理图像数据 - 利用预设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处理所述图像数据- 存储器,存储图像处理算法和临时数据

关键改进要点

  1. 硬件+软件结合: 明确包含“处理器”、“存储器”等具体硬件
  2. 避免功能性术语: 减少使用“模块”、“单元”、“装置”等词汇
  3. 技术实现具体化: 描述具体的算法或技术手段

答复阶段:亡羊补牢的策略 策略一:权利要求修改 修改示例: 原始权利要求:“图像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图像中的对象”修改后:“处理器,配置为执行图像识别算法以识别图像中的对象,其中所述图像识别算法包括:[具体的技术步骤]”

策略二:说明书引用 答复要点: · 引用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例 · 强调技术实现的具体性 · 说明与硬件的紧密结合

策略三:技术贡献强调 强调重点: · 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 · 与现有技术的差异 · 实际应用中的技术效果

实用工具:专利撰写检查清单 撰写前自检清单 · 是否包含了具体的硬件组件(处理器、存储器等)? · 是否避免了“模块”、“装置”等功能性术语? · 说明书是否充分描述了技术实现细节? · 是否强调了技术贡献而非商业方法? · 是否提供了多个实施例?

常见“红旗”词汇避免列表 高风险词汇: · “用于…的元件” · “…模块” · “…装置”(作为功能性描述时) · “…单元” · “…机构”

建议替换: · “处理器,配置为…” · “存储器,存储…” · “接口,连接…” · “传感器,检测…”

成功案例分析 案例:某AI专利的“逆转”之路 初始状态: 收到§112(f)和§101双重拒绝 应对策略:

  1. 修改权利要求,加入具体硬件描述
  2. 补充说明书中的技术实现细节
  3. 强调AI算法的技术创新性 最终结果: 成功获得授权,保护范围基本保持

结语:变“危”为“机” 虽然中国软件专利在美国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合理的撰写策略和应对措施,完全可以化解这些风险。关键在于:

  1. 思维转换: 从“功能导向”转向“技术导向”
  2. 提前布局: 在撰写阶段就考虑美国专利要求
  3. 专业应对: 遇到问题时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

记住: 专利撰写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 在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不同司法管辖区的专利实务差异,是每个专利从业者的必修课。

-End-

启坤知识产权的使命是,让您的创新更有价值。 启坤为您构建高价值专利组合,确保专利和业务的明确对齐,确保专业结果指向商业结果。

助力您打造独特的竞争优势,实现创新保护,建立商业闭环,帮助您的创新投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