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利的基本认知
(一)专利是什么?
专利制度的核心是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创新成果,主要目标包括:
· 保护创新成果不被他人侵犯
· 获取市场垄断地位:专利的基本功能是行业卡位,垄断创新与普通创新的价值差异巨大。
· 通过许可授权等方式创造商业价值
(二)创新与专利的区别
· 创新侧重技术突破与实施
· 专利侧重保护范围界定与市场卡位(“卡脖子”)
· 好创新 ≠ 好专利
(三)保护范围的重要性
· 专利价值的关键在于保护范围是否覆盖产品
· 范围不当可能导致技术公开却得不到保护
· 一旦申请阶段没有正确安排保护范围,是很难补救的
(四)研发、论文、专利的不同定位
· 研发:注重技术可行性。
· 论文:注重记录技术细节。
· 专利:注重确立行业技术壁垒。
(五)时序原则
先申请专利,再发布产品或发表论文。
违反这个顺序可能导致丧失专利申请机会,或者未来无法实现保护和转化。
二、专利申请的实务建议
(一)政策环境
当前专利保护趋势:可专利范围不断扩大、保护程序逐步优化、侵权赔偿标准提高。
科学家应把握这一趋势,专利游戏规则正在从数量向质量转变。
(二)对专利代理机构的基本认知
· 代理机构申请量大 ≠ 专利质量高
· 低价代理 ≈ 无法保护和转化
· 方案准确 ≠ 可以保护/转化
(三)如何选择代理所
代理机构已经分化为 数量所 和 质量所。
要职称、资质,找数量所;要保护、转化,找质量所。
最简单的识别方式是看代理所客户。外企、大型民营企业主要用质量所;国央企、高校、科研院所、小型民企主要用数量所。
质量所可以做数量,数量所很难做质量。
数量所远多于质量所,导致大量创新无法被保护或者转化。创新者需要找到质量所,才能让创新可以被保护或转化。
(四)不能为了质量而质量
质量是为了效益(保护/转化)而存在的,不能脱离效益谈质量。
(五)专利工作的问题可以随时发现
专利授权周期长,一旦发现问题,往往已经为时过晚,而且问题已经扩散到许多专利。因此,科学家需要及时评估,确保专利的可保护性和转化价值。
启坤可以为创新者提供专业实惠的专利盘点服务。如果您希望了解专利组合是否能够支持创新保护和转化,欢迎联系。
欢迎转载,与我们一同交流探讨。
-End-